人在草木间,茶在山川间 — 茶文明的意境之美
#冬日生存打卡季# 来故宫博物院看《茶·天下 — 茶文明特展》,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人在草木间”,茶字拆开便是草木和人,人与茶的干系,也是人与天然的干系。
《茶·天下-茶文明特展》包含“茶出中国”“茶道尚和”“茶路万里”“茶韵绵长”四个单位,展出来自国表里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555件(组),基于四个单位的主题,刻画出茶及茶文明提高的汗青头绪和人文意境,
茶被称为中国树叶,从神农年代起,颠末几千年的汗青演进,在茶的品种、吃茶饮茶及沏茶的办法、茶器的计划、茶艺文明等都有了很大的厘革,不同年代以及不同国度的茶器计划也都体现了事先武艺和文明的提高。
茶出中国
茶饮的汗青,据传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年代,《神农本草经》中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陆羽依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上心悦志”的纪录,以为茶的饮用始于神农年代,不外《神农食经》据今考据成书在汉代今后,此中关于神农年代饮茶的纪录很约莫只是传说,更有依据的是来自于距今约6000年人工莳植茶树根的发觉,而在山东战国墓葬出土的颠末煮(泡)的茶叶遗存,是最新鲜的饮茶实人证据,距今约2400年。
“茶”字也颠末了历代的厘革,古时用得最多的表现茶的字是“荼”(音图),最早见于《诗经》,荼还可以指苦菜、茅草的白花等,唐玄宗时期编纂《开元笔墨音义》将涵义为茶的“荼”改为“茶”。
陆羽的《茶经》总结了唐从前茶的不同号称:“一曰茶, 二曰槚(音贾jiǎ),三曰蔎(音设),四曰茗,五曰荈(音喘chuǎn)。”
槚:是从木的古“茶”字,指茶树
蔎: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也是茶的别称
茗:是云南地区的“茶”之土音,约在东汉时期始用于茶,为茶的雅称。
荈:采摘时间较晚的茶,“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东晋·郭璞
随着食茶饮茶办法的厘革,茶具的计划也随之厘革,在承继传统的基本上,也更合适实践使用,在质料的选择和外型的计划上也更趋于艺术化。
黄釉刻莲瓣纹盏托/青釉刻划莲瓣纹碗 南朝(420-589年)故宫博物院
三彩模印贴花鍑 唐(618-907年)故宫博物院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双凤纹盏 宋(960-1279年)故宫博物院
青花桃式壶 明永乐(1403-1424年)故宫博物院
紫砂提梁壶 明嘉靖(1522-1566年)南京市博物总馆
龙泉窑青釉提梁壶 明(1368-1644年)故宫博物院
青花缠枝斑纹执壶 明宣德(1426-1435年)故宫博物院
紫砂“甲辰春日时大彬制”款六方茶壶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故宫博物院
金属胎漆龙凤纹瓜棱式壶 明嘉靖/ 紫砂胎漆山川人物图壶 明后期 / 红泥壶 民国(1912-1949年)故宫博物院
粉彩茶具 清乾隆(1736-1795年)故宫博物院
广彩运茶/装茶/制茶图盘 清道光(1821-1850年)故宫博物院
茶道尚和
茶道千载,以和为尚,茶文明本身也体现了对人生、家国、天然、宇宙的思索。前人对茶的熟悉,也渐渐从实践走向实际,历代爱茶之人著书立说,留下了宝贵的关于茶的汗青材料,此中很紧张的一部著作就是陆羽的《茶经》。
陆羽(约733年—约804年),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茶学家。他在上元初年(760年),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写《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格、产地、莳植、采制、烹饮、器具等举行具体的叙述,分清了饮茶的源流,确定了制茶的基本东西,纪录了怎样制造高品格茶叶,设定了饮茶整套器具,还建立了煮茶的办法。《茶经》是天下上第一部茶叶专著,由此茶文明得以推行被更多群体所了解,也奠基了茶文明盛行的基本。
《茶经》唐 陆羽撰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竹素园刻本 国度图书馆
《茶经》唐 陆羽撰 明(1368-1644年)刊《百川学海》本 故宫博物院
乾隆天子也是汗青上出名的茶人,他创作茶诗、规制茶器、评定用水、营建茶舍、构造茶会等,引领着事先茶文明的潮水与风俗。展出中有很多精巧的茶器都出自清乾隆时期。
白地钒红彩题“荷露烹茶”诗茶器 清乾隆(1736-1795年)故宫博物院
《弘历岁朝行乐图》茶架中的相近器物 故宫博物院
提携式花梨木茶具格及配套茶具 清乾隆(1736-1795年)故宫博物院
紫檀木边画玻璃人物图挂屏 清(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
茶筹 民国(1912-1949年)中国茶叶博物馆 筹为古时算具,每一枚茶筹均漆有不同颜色,上有茶庄、茶号信息
铜嘉量 清乾隆(1736-1795年)故宫博物院 乾隆时期模仿汉代的新莽嘉量制造了八件嘉量,器身外壁刻御制铭文。
展厅内经过多媒体办法展现流觞曲水
茶路万里
茶一直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崇高通的紧张物资之一,这也使得茶和茶文明可以更好地在天下范围内转达,很多国度和地区也构成了有本人特征的茶文明,好比日本的茶道,俄式的茶饮,英国的中午茶文明等,在茶具的计划上也均有各自的作风。
铜胎画珐琅开光山川花鸟图八棱提梁壶 清乾隆(1736-1795年)
美浓烧黄濑户茶碗 / 黑乐茶碗 日本16-17世纪 / 大言袴茶碗 朝鲜 17世纪 / 青井户茶碗 朝鲜 16世纪 东京国立博物馆
木茶船 日本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故宫博物院 茶船是用来安排茶具的容器
漆绘饮茶图托盘 俄罗斯19世纪80年代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釉上彩仕女图壶 俄罗斯 1855-1881年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铜茶饮 附烟管 俄罗斯 19世纪后期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铜花瓶形茶饮 俄罗斯 19世纪中期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宜兴窑紫砂壶 1850-1900年 / 宜兴窑紫砂壶 明天启七年(1627年)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
红陶模印花卉纹茶叶罐 德国 约1710年 / 红陶模印花卉纹壶 英国 1690年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釉上彩人物景色图描金杯及杯托 德国 1760年 / 描金景色图温茶器及茶壶 英国 1828年 / 软瓷茶叶罐 英国 1785-1790年
釉上彩陶制人物饮茶场景雕像 英国 1835年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红地梅斑纹茶具 日本 20世纪 故宫博物院
蓝釉描金寿字纹茶具 法国 1905年 故宫博物院
绿釉鸭氏洗 清(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
银开光山川人物花卉图壶 清(1644-1911年)故宫博物院
铜雕花卉纹茶和咖啡用器 俄罗斯 19世纪中期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黑漆描金山川图壶 日本 1603-1868年 / 黑漆描金山川图提梁壶 日本 1603-1868年 故宫博物院
金漆团斑纹盖碗 日本 1603-1868年 / 紫砂胎黑漆描金吉庆剩余纹壶 清乾隆 (1736-1795年) 故宫博物院
展出的用于盛放清宫奶茶的多穆壶也蛮别致的。“多穆”原意为盛酥油的桶,藏语称为董莫或多穆,是元代盛行壶式之一,原为藏、蒙少数民族所使用,明清时期的皇室对西藏及藏传佛教很器重,很多具有藏族民族特征的器物也开头进入宫廷,多穆壶随之盛行起来。
铜胎掐丝珐琅勾莲纹多穆壶 清乾隆/ 紫漆描金缠枝莲纹皮胎多穆壶 清/ 粉彩八吉利缠枝莲纹多穆壶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
包饰鎏金银镶松石陶奶茶壶 清/ 包饰鎏金银陶奶茶壶 清/ 鎏金银龙柄奶茶壶 清乾隆(1736-1795年)故宫博物院
茶韵绵长
这个展厅主要先容了茶叶分类,茶区分布等。依据茶叶制造办法和茶多酚氧化水平的不同,中国古代茶叶分为六大基本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红茶。以基本茶类为质料,颠末再加工制成的茶叶,称为“再加工茶”。2023年4月,我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正式上升为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这是我国在茶叶标准国际化范畴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