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中关于藏茶的描述(古今茶学典籍概况)

古今茶学文籍摘要

一、古今茶学文籍摘要 从中国唐代陆羽在公元780年第一本《茶经》问世到1991年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出书共履历了1200多年。在这1200多年间,各朝各代都出书了不少茶书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内容丰厚,从封建到经济,从哲学到文学,包罗万象。作者步队从天子到布衣,五花八门。

(一).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出茶书13种,现存4种,以陆羽的《茶经》最出名,创始了茶书的先河,并且水平极高。它全盘总结了唐代及从前有关茶叶的知识与履历,生动地形貌了茶叶的消费、品饮、茶事,深化和提高了饮茶的深层的美学和文明内在,被称为古时茶事的百科全书。

《茶经》今后又有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庚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但大局部是专题性叙述。如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主要讲沏茶用水。

(二).宋元两代。这一时期出茶书31种,现存12种。总览其书,特点是地区性和专业类的茶书多。除《大观茶论》和《补茶经》外,有14种属这两类。如<北苑茶录>是专讲建安茶的,《茶具图赞》是专讲茶具的。

这时期的茶书以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最为出名,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300多个天子中惟逐一个写茶书的人。宋代斗茶成风,《大观茶论》中具体纪录了步骤繁复、要求严厉、本事精致的斗茶。

除《大观茶论》,另有丁谓的《北苑茶录》、蔡襄的《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唐庚的《斗茶记》、桑庆的《续茶经》等。

(三).明代。明代是中国出茶书最多的年代。250年间出茶书68种,现存33种。明代是“开千古饮茶之宗”的变革提高时期,特别是废团茶、倡散茶的变革,对中国的制茶提高、名茶消费有很紧张的意义。变革召唤茶人写出适适年代必要的茶书。明代茶书有三个特点:一是器重前人后果的承继和提高,也注意搜集前人的材料,如朱佑槟的《茶谱》就是搜集前人论茶之作,屠本的<茗芨>就是摘录陆羽《茶经》、蔡襄《茶录》等十几种茶书编成的。林大绶则把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及《浮槎山川记》等编纂成《茶经水辨》;二是有些茶书另辟蹊径,别具一格,对前人的茶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朱权的《茶谱》,就反对蒸青团茶掺以诸香,独倡蒸青叶茶饮法。三是修正删节前人的文籍比力多。如,喻政的<茶书全辑>就是编纂增删了他人的茶书汇编而成的。

总之,明代的茶书是剽窃与创新意会在一同,与年代严密团结的。

(四).清代。清代的茶叶消费、品饮多数沿前代,无多大创新。因此茶书不多,有也是摘抄汇编性的多。清代共出茶书17种,现存8种。清代茶书虽少,但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程渝的《龙井访茶记》,专记龙井茶的产地、采制等。这是最早专记龙井茶的书。二是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具体纪录了清末外销出口茶叶的“着色掺杂”以及入口茶机、改良茶叶品格的一段史实,是第一手材料,很有年代特征。三是陆廷灿的《续茶经》,洋洋10万字,列出茶书72种,为古时茶书之最。

(五).清代今后。从最初的一代封建王朝死亡到如今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1912年到1949年。这37年间,由于战乱,水深火热,茶园凋谢,茶文明堕入低谷,仅出了10种书。此中一本照旧翻译美国人威兼?乌克斯的《茶叶全书》。值得一提的是,这10本书中就有3本是今世茶圣吴觉农切身写的,他还构造翻译了《茶叶全书》。

二是新中国建立到如今,这一时期茶文明开头规复和提高,特别是变革开放今后,茶文明未有昌盛,成为中国汗青上茶学提高的最好时期。这55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共出茶书600多种(包含港台出书的茶书),文体多样,内容丰厚。触及教导、食品、医药、伦理、哲学等多方面。

综上所述,中国茶书隋唐五代出书了13种;宋元出书了33种;明代出书了68种;清代出书了17种;现今世出书了600多种;共740种支配。

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茶书经典

唐代,先容《茶经》、《煎茶水记》。

宋代,先容《大观茶论》、《茶录》。

明代,先容“四书”(即《茶录》、《茶谱》、《茶疏》、《茶解》)中的《茶疏》。

清代,先容《续茶经》。

今世,先容《中国茶经》、《中国名茶志》、《中国茶叶大辞书》及一套茶叶丛书。

(一).《茶经》,公元780年写成,是中国也是天下第一本茶书。全书分上中下三卷,约7000字。本书从各方面总结叙述了唐从前及唐代中期的茶学。“一之源”论述了茶叶的产地、茶树生长特性和茶叶的功效。“二之具”先容采茶制茶的15种东西。“三之造”叙说了采茶的时间和制茶工艺等。“四之器”先容了事先煮茶饮茶的26种器具和使用办法。“五之煮”先容了煮茶的办法。“六之饮”说饮茶始于神农,闻于周公,盛于唐朝,并先容了饮茶办法。“七之事”先容了一些与茶有关的人和事及文献。“八之出”先容了唐代产茶的八大地区。“九之略”是说制茶煮茶的器具什么时分可以省略,什么时分不成以省略。“十之图”是将以上九方面的内容以白绢绘成图,看起来一清二楚。

<茶经>的内容丰实,是一部茶叶百科全书,它触及生物学、莳植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药理学等等。《茶经》还纪录了唐朝从前的神话、寓言、史籍、诗赋、传记、地域等册本,是中国古文明的宝库。

《茶经》是中国也是天下第一部茶学经典著作。它早于日本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日本的荣西禅师于1191年出书)411年,早于《茶叶全书》(美国威廉?乌克斯编写,1935年出书)1155年。这三部茶书称作天下三大茶叶专著,是茶书中的经典。

《茶经》作者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字鸿渐,是一弃儿,被湖北天门西塔寺僧人智积收养,12岁从前是寺庙中的小僧人,后逃出寺庙,到一家戏班子学戏。天宝十年(742)与礼部郎中崔国辅相识并取得帮助举行了茶叶察看,从学习、察看到《茶经》写成前后用了38年。陆羽由弃儿变成了举世出名的茶叶专家,影响全天下,被众人称为“茶圣”、“茶神”。死于唐贞元末年(804),享年71岁,葬于湖州杼山。

(二).《煎茶水记》,唐代张又新著,于825年前后成书。主要内容说陆羽在察看茶叶的同时察看了举国的名泉名水,消弭了20个沏茶最好的名泉。为增长名泉的可信度,书中还写了一个陆羽认水的故事。湖州刺史李季卿有一次从湖州到扬州,路遇陆羽,请陆羽品茶,命军士以江中取南零水。军士去江中取水,归来回头时由于小船波动,到岸时桶中的水剩了一半,军士怕主人求全谴责,就在江边灌满。陆羽尝水后说,这不是南零水。李季卿不信,陆羽把桶中水倒掉一半再尝,说这才是南零水。李季卿方知原委,众人敬仰。

张又新,河北深县人,唐元和九年进士,出身阉人之家,喜好饮茶评水。

(三).《大观茶论》,宋代天子赵佶编著,1107年成书。全书2900字,要文分产地、地利、采择、蒸压、制造、辨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茗、外焙等20篇。关于产地、采制、烹调叙述得十分细致。在色香味的审评中,《大观茶论》比陆羽的《茶经》更清晰具体。在茶道精力方面,陆羽提出了“精行俭德”,而赵佶提出了“清和澹静”,地步更深了一层。这是宋代品茗斗茶愈加深化的客观反应。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北宋第八位天子徽宗赵佶。此人生存豪奢,治国无用,最初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但他是一位风骚文人,琴棋字画无一不通,尤其是诗词字画更是出名。25岁时作<桃鸠图>成为遗世国宝。他是中国惟逐一位写茶书的天子。

(四).《茶录》,作者蔡襄。本书是作者于宋代治平元年(1051)给天子进的书表。全文约1000字。宋代贡茶以北苑茶为主(产于福建建安),蔡襄时任福建转运使,监造北苑贡茶。他曾继丁谓献龙团茶后又造小龙团献给天子,深得天子欣赏,于是以善于识茶、制茶名震朝野,以是天子常常问他一些建茶的成绩。但陆羽《茶经》上未论及建茶,丁谓《茶图》中只谈了采制。以是写了<茶录>上呈天子,以答发问。全书有前序后序。正中要文分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前序是写为什么要写《茶录》,后序是写他上奏天子的《茶录》手稿被秘书窃去,后被人置办而刊出,但错误较多。以是修正后于治平元年五月(1064)刻于石上以永久传播。

另一本《茶录》是明代张源于1595年前后写成的。全书1500字,分采茶、藏茶、火候、辨汤、泡法、投茶、饮茶、色、香、味、茶变不成用、品泉、井水不宜用、茶盏、拭盏布、分茶盒、茶道等23节,各条篇幅不长,有的仅有几句,但文笔简便有新意。不少内容打破了陆羽《茶经》中的提法,如对土壤的熟悉。书中对炒青绿茶的制法写的简明简明,深得其法。并指明茶叶的品格与制茶的干系,这是茶叶加工上的一大提高。在沏茶上提出了与蔡襄不同的看法,提出“汤须五沸,茶奏三奇”的看法。五沸是:是:虾眼、蟹眼、鱼眼、连珠、涌沸,“初声、转声、振声、骤声、无声”,要听其声看其汤。“三奇”是放茶的序次,即“上投、中投、下投。”这三种投茶的办法到如今还在使用。还提出了品茶先要温壶烫盏。在品茶时以少为贵,“独啜曰神,二客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茶录>对茶的色香味,对沏茶的用水、用器都提出了具体的封建叙述,在陆羽《茶经》的基本上有了打破和创新。书的最初一节提出了“茶道”,并对“茶道”举行了高度的归纳:“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张源是古时第三个提出“茶道”一词的人(一是唐皎然“孰知茶路途全尔真,唯有丹丘得云云”,二是封演“于是茶道大行”),也是提得最全盘的人。这本书可以说是古时的茶艺大全,对茶艺很有引导意义,发起茶室老板抽时间看看。

(六).《茶疏》,是许次杼于明历二十五年(1597)写成的。全书约4700字。分产茶、古今制茶、炒茶、保藏、置顿、取用、包裹、日用置顿、择水、口啜、论客、茶所、童子、饮时、不易用、良友、出游、权宜、宜节、考本等36节。这些章节都是依据作者的体验写成的,提出了“名山出名茶”的看法。在制茶中总结了炒青绿茶的优点。提出茶的保存办法,具体实用。沏茶办法写得封建实践。书中还初次提出了茶寮(茶室初型)基本设置。

<茶疏>在最初的《考本》中提出“茶礼”,将饮茶从物质上升到精力。

作者许次杼,字然明,号南山,钱塘(今杭州)人,能文,善诗,好藏奇石,嗜茶成癖,长时生存在茶园中,能种茶制茶。

(七).《续茶经》,是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也是中国古茶书中最大的。它洋洋10万字,几乎是搜集了清代从前一切茶书的材料。之以是称《续茶经》,是按唐代陆羽《茶经》的写法,相反分上、中、下三卷,相反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最初还附一卷茶法。

<续茶经>把搜集到的茶书材料,按10个内容分类汇编,便于读者聚观比力,并保存了一些以前亡佚的茶书材料。以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自唐今后阅数百载,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业已历代不同,既烹煮器具亦古今多异,故陆羽所述,其书虽古而其法多不成行于今,延灿一订补辑,颇真实用,而征引繁富。”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作者陆延灿,字幔亭,嘉定人,曾任崇安知县(现武夷市)。在茶区为官,善于茶事,采茶、蒸茶、试汤、候火颇得其道。

(八).《中国茶经》在古代茶书中具有代表性,在综合性茶书中水平是较高的。它是举国50多位茶叶专家,用了3年的时间编写的,于1992年出书。全书分茶史篇、茶性篇、茶类篇、茶技篇、饮茶篇、茶文明篇及附录七大局部共160万字。该书全盘体系地先容了茶叶的劈头和转达、茶叶的实质和功效、茶叶的品类和花样、茶的莳植和储存、茶的品饮和礼俗及茶与文明的干系,重点突出,简繁明白,是一部封建性、文明性兼备的经典性著作。全书不管在广度、深度,照旧在精度上都具体体现了今世中国茶学研讨的最高水平,是继唐代陆羽《茶经》问世1200多年之后具有古代水平的新《茶经》。

值得一提的是,厥后又出书了两本茶叶大型图书,一本是《中国茶叶大辞书》,一本是《中国名茶志》,都是在2000年12月出书。两者都是集举国上百个茶叶专家编写的。《中国茶叶大辞书》条目9972条,《中国名茶志》写了1017种名茶。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黑茶湖南安化特级(选购安化黑茶,当心被茶梗忽悠!(内附含梗量最全标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