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白茶(龟山禅茶赋)

更新时间:2024-04-27 07:47:37 所在栏目: 白茶点击量:

龟山禅茶赋

龟山禅茶赋

——为首届龟山禅茶文明节而作

山负神龟兮号龟山,

寺历千秋兮名远扬。

茶因寺贵兮曾入贡,

寺缘茶显兮本有源。

百代古刹凭赖无了肇建①,

万顷茶园长怀百丈之功②。

三紫凌云,龟洋雾锁。

禅农合一,愿力无量。

有道是:

茶涤烦渴,禅悟玄机,

人生地步,唯此欢乐。

曾记否?

宋代蔡襄修《茶录》③,

《兴化府志》载其详④,

明代国师纳贡品⑤,

明季神宗颂琼浆⑥;

茶蕴桂神韵,

雅名“月中香”。

馨芳自此飘四海,

佳誉现在播五洋。


龟山茶园

美哉龟山茶,

奇妙非寻常。

根扎龟洋沃壤,

须吮山涧奇泉,

丛披日月虹霓,

叶拥春雨秋霜。

喜迎雷霆而抽芽,嫩如蝉翼,迎风起舞。

夏对炎日而展枝,铮似铁骨,活力盎然。

秋染微霜而再发,凝香于脉,满园芬芳。

冬冒飞雪而孕蕾,花如笑靥,一展绚丽。

雾中龟山茶园

青明纷繁雨帘里,

亭亭茶女采摘忙。

纤纤玉指兰花舞⑦,

个个茶篓装春光。

曲曲茶歌内心出,

飞越龟洋百里转。

更有茶寮工场,

名师巧向导。

一招一式有定式,

炒揉烘焙艺精良。

一片一叶总关情,

三六九等细分检。

禅有三乘五乘⑧,

茶有三品六等。

绿茶清肝明目,

红茶养胃润肠,

白茶祛火降压,

黑茶回味悠长……

龟山禅寺

时值金秋,

盛会浪费。

高朋良友,

聚首龟山,

共饮龟山茶,

同添龟龄寿;

共论茶道意,

同结菩提缘。

茶有道,禅有道,人有道,世有道,

人世正途是沧桑;

茶有礼,禅有礼,人有礼,世有礼,

礼仪之邦崇恭让;

茶有品,禅有品,人有品,世有品,

风致崇高自大放。

品茗而论禅,修身修德;

抑浊而扬清,广利四方。

龟山舍利塔

恭拜茶园,感念天地之造化;

虔祭方壶,沉思乾坤之浩然。

举玉瓯兮谢彼苍,

品上茶兮犹思源。

一杯入口,唇齿留香,

二杯下肚,浑身迟滞;

三杯事后,精力倍爽。

盏盏香汤透清逸,

疑似王母赐琼浆。

细品月中丹桂味,

人世能得多次尝?

放眼龟洋,

氲氤之气升腾;

极目茶山,美景诱人忘返。

以茶作酒兮举盏长歌,

击节抒赋兮思绪由缰……

龟山茶山

正文:

①、《莆田县志》纪录,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高僧无了禅师在龟洋建寺,距今已达1187年。

②、无了禅师主张“农禅合一”,创始禅宗茶禅文明,曾率僧众辟茶园千亩。

③、莆人蔡襄系北宋大学士,出名书法家、农艺家,著有《茶录》、《荔枝谱》。

④、明弘治年间,周瑛编纂《兴化府志》载:”龟山茶为莆田第一”。

⑤、明代莆人陈经邦为国师,曾把龟山茶作为贡品。

⑥、明代时,龟山茶作为贡品,万历神宗天子特御赐“月中香”之雅称。

⑦、茶女采茶时的两指之势宛如莆仙戏中的“兰花手”。

⑧、《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品》,净空法师有禅分三乘、五乘之说。

林成彬

作于甲午之深秋

图片泉源:郭宇峰

编 辑:陈 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