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白毫银针(甘肃武威发现,西夏寺院遗址,一佛二弟子瓦当罕见)
甘肃武威发觉,西夏寺院遗址,一佛二弟子瓦当稀有
由武威市博物馆馆长黎大祥和武威市文物考古研讨所张振华所长带领的《武威地区境内西夏遗址观察研讨》项目课题组,在武威市古浪县古丰乡西山堡村寺洼山观察时,发觉一处大型西夏寺院修建遗址。
佛像瓦当国内稀有 佛像瓦当国内稀有 |
该遗址位于古浪县城东北约30公里的古丰乡西山堡东北部祁连山余脉寺洼山上寺洼半山腰台地上。遗址范围范围巨大,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300米。遗址现已被当地住民开发为耕地,但寺院范围和修建遗址尚能辨识。当日志者看到,在寺洼山阳面坡地,有三道人工夯筑墙基不休延伸到山顶。在山坡断崖处白釉瓷碗残件、褐釉瓷罐残件、素面板瓦、筒瓦、绿釉筒瓦、莲斑纹瓦当、兽面纹瓦当、铺场合砖、修建条砖等到处可见,文物会萃层厚约40厘米。据当地住民先容,每年在耕地时,随时都市有绿釉瓦当、板瓦、瓷碗残片等遗物出土。当地相传该遗址是一处寺院遗址,俗称大佛台。前几年有村民在该处平整耕地取土时挖出了一根直径约有40厘米的松木柱子,寺院毁于何时?无人知晓。
西夏时期的范围寺院遗址
黎大祥馆长和张振华所长先容,遗址到处散落的白釉、黑釉瓷碗残件具有玉璧鸡心底特性,这些瓷器残件、瓦当残件与武威塔儿湾出土的西夏瓷器极为相似,有约莫就是在塔儿湾烧制,该遗址有约莫就是西夏时期的一处范围较大的寺院遗址。据古浪县博物馆朱馆长先容,20世纪80年代,在该遗址出土了绿釉单耳流口壶、黑釉双耳罐、泥佛塔、释迦摩尼像擦擦等遗物。
瓦当残件到处可见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在该遗址文物层断面暴露处还出土了一件佛像瓦当残件,该瓦当残片半径8厘米,外表残存一佛一弟子浮雕,瓦当周围为五圈同心圆纹。
依据黎大祥馆长先容,复原后该瓦当应该为一佛二弟子浮雕造像,主佛高肉髻,双耳垂肩,双目微闭,眉间有白毫,面颐丰满,整个姿势给人以静穆慈爱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二弟子阿难缺失。关于佛像瓦当,2010年4月13日在唐陵景陵考古观察发掘中曾出土一件一佛外型的瓦当。而此次在古浪寺洼山西夏寺院遗址出土的佛像瓦只管不足不全,但这种一佛二弟子瓦当,外型别致,尚属初次发觉,为研讨西夏时期修建艺术提供了新的紧张实物材料。
白釉瓷碗残件 |
别的,在该文物层中出土了一件较为完备的大要量筒瓦,该筒瓦长37厘米,直径18厘米,厚2厘米,同典范板瓦残件到处可见,从这些大要量的修建构件来看,此处应该为一处范围较大的西夏寺院修建遗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