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价格行情走势图(直播间500元一斤的白毫银针,比寿眉还便宜,是福鼎的吗?)

更新时间:2024-06-23 11:40:12 所在栏目: 白茶点击量:

直播间500元一斤的白毫银针,比寿眉还便宜,是福鼎的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都说如今是全民直播年代。

很多人靠直播完成了咸鱼翻身,草根逆袭。

随着直播行业的敏捷崛起。

茶掌柜们也纷繁涌入直播界。

直播行业的“内卷”竞争极为严峻。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取得各列看官的驻足停留,不择伎俩。

开头以次充好,打起价格战,以低价吸引各路网友。

于是,有位新茶友扣问,他在某个直播间看到,白毫银针的价格能优惠到只卖500块一斤,是真的吗?

要晓得,正宗的福鼎白毫银针,远不止于此。

这个价格说句真实话,连请人采茶的工价都不止。

以是,正凡人看到这个“500元一斤的白毫银针”的时分,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天下没有无偿的午餐,而天下更是没有亏本的买卖。

云云远远低于市场行情的“白毫银针”,显然有猫腻。

《2》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王者,是金字塔顶端的存在。

白毫银针的价格贵,存在一个众所周知的缘故。

它必要动用数万颗茶芽才干制出一斤制品。

以是其价格也让很多囊中羞怯的茶客,土崩瓦解。

论产量,它是三大品类中最低的,通常只在春茶季开头的7-10天里采摘。

这时,还处在乍暖还寒的阶段,气温低,茶树的抽芽速率也很慢,以是产量也低。论养分,白毫银针是以芽头为主的白茶,众所周知,芽头,是植物的精华局部。

再加上,白毫银针的开春后,白茶树萌发射来的第一拨生命,积累了一个冬天的能量。

故而,白毫银针的芽头,捏起来紧实丰满,养分物质丰沛,包含着丰厚的茶氨酸、茶多酚、多糖、黄酮素等等。

论名望,白毫银针的表面,白毫稀疏,丰富的白毫几乎遮掩住了嫩绿的芽底。

看已往,满眼都是银灰色的绒毛。

比拟白牡丹和寿眉,它们的绿色和白色明白,不如白毫银针具有代表性。

物以稀为贵,再加上乘质的确很出众,又是白茶的“自荐纸片”。

以是,白毫银针的价格向来就比力高,一斤广泛在四位数。

《3》

从市场行情看,价格极为便宜的白毫银针,大多是外地料,非福鼎中心所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句话套用在茶树上,也恰好切合。

前人还以前报告我们,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一旦情况产生改动,事物的实质也约莫随即改动。

在白茶的各大产区中,福鼎太姥山是远近出名的存在。

之以是精良,和那边的产区情况密不因素。

浙大的王传授提出,影响茶树生长的五大要素,分散是“温光水气土”。

不同的产区条件,便决定了白茶不同的品格,不同的香气味道,不同的根骨。

就拿太姥山巅峰茶园来说,海拔在600米及以上,因此温度约莫比平川低3-6℃。

不冷也不热,恰好合适茶树匀速发展,积累富裕的内质。

并且,巅峰上云雾旋绕,云层丰富,可以将来自太阳的直射光折射成漫射光。

不多不少的日晒时长,不强不弱的日晒强度,统统都是那么地恰到利益,使茶树洗浴在温和的阳光下。

别的,氛围湿润,可以随时为茶树补水;火食希罕,氛围清新,采下去的茶自带仙气飘飘的空灵感;土壤疏松肥美,含有丰厚微量元素……

有这些上述天生条件的天气,茶树便能取得最好的孕育。

天生丰沛的内质,富裕的芬芳物质,醇厚的汤水,出色的品格。

如此的白茶,售价一定不低,由于好货不便利宜。

反之,那些产区条件平凡,乃至恶劣的场合产出来的白茶,再便宜,也不值得买。

品格差,香气味道单薄,喝了伤身又伤心。

《4》

便宜的白毫银针,能不克不及买?能不克不及喝?

要不要置办外地的白毫银针,取决于是以什么心态去品茗。

如果想喝地道的福鼎白毫银针,那么不发起置办。

福鼎银针的风味可以用四个字形貌,“鲜香醇爽”。

汤水淳和,稠滑,入口刹那,能尝出分明的丰盈胶质感。

茶汤又香又鲜,汤中毫香盈然,连回味也是清新不已!

这些外地银针与福鼎地道的银针比拟,口感相差甚远。

汤水,香气,养分等都不如福鼎所产的银针优质。

假如你要品格,想要喝到正宗福鼎银针,就不发起置办了。

如果只是想实验一下白毫银针,不在意产区与味道香气,想要买上一斤尝一尝也无碍。

毕竟喝什么茶全凭本人初心。

《5》

市场经济学里,有一个亘古安定的准则。

价格围绕着代价,上下动摇。

翻译成明白话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好货不便利宜,便宜没好货。

500元一斤的“白毫银针”,是福鼎银针的概率,极低。

毕竟福鼎银针的价格,各位有目共睹,是白茶中老大大的存在。

想喝正宗的福鼎银针,面临这些低价银针,照旧敬而远之为好!

原创不易,假如您以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协助,请帮助点个赞。

眷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撰写,已出书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以前累计撰写凌驾4000多篇原创文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